第三届理事会成立联谊活动

2023年5月21日 0 comments admin

浓浓母校情,依依校友心

—庆祝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校友联谊活动

说起中学的日子,无疑是很多人心中一辈子珍藏的回忆之一。那段时光里,让你记忆最深刻的会是应元路上火红的木棉;某位老师熟悉的声音和语调;上球场里和小伙伴们挥洒着汗水的青春;高三金榜题名考取理想学府时的激动与兴奋;还是和同桌的你一起的欢声笑语?

恰逢澳洲二中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之际,2023年5月21日,澳洲各地包括布里斯本、墨尔本和悉尼的二中校友们通过Zoom视频连线,欢聚一堂。云聚会上,从53届到11届、年龄跨度超越半世纪(来到现场最年长的师兄今年90岁,录制祝福视频里最年轻的校友今年31岁)的校友们进行了温馨的交流与互动。虽然部分校友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二中人”的共同基因让陌生感在几秒钟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热烈的气氛,也进一步拉近了校友们彼此的距离。

视频回顾,情牵母校

校友们在Zoom上共同观看了母校视频,回顾了二中悠久而光辉的历史, 亦看到了日益发展壮大的二中现状。大家都从心底为我们的母校感到骄傲,为作为二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特别感动的是,二中校友会荣誉会长刘碧露校长和执行会长何国英校长亲自为澳洲的各位校友录制了祝福视频,还有十多位分布在澳洲各地、身处不同的行业的各界校友亦为澳洲二中校友会送上了他们的祝福。

中西美食荟萃,味蕾大满足

云见面后,校友们享受了一顿中西合璧的丰富午餐。董国辉会长早早准备了各式美食,校友们也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中茶叶蛋、马蹄糕和萝卜酸更是慰藉了大家的“广东胃”和思乡之情。

A group of people in a room with food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年年有今日,为87岁学长庆生

午餐结束后,吴春玲会长为曾真垣学长准备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大家一起为即将87岁的师兄贺寿。“恭祝你福寿与天齐,庆贺你生辰快乐。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 ——熟悉而嘹亮的粤语生日歌萦绕在现场,曾师兄用洪亮而有力的声音向大家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动与谢意。

节选自56届校友曾真垣的聚后感

“昨晚饭后我一直忙于观看和下载发来的相片和视频。因此迟至今天我才对校友理事会为我生日作祝福的特别安排和校友们对我生日的热情祝贺表示我衷心的感谢!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接受到来自校友们的热情祝福。校友的祝福与鼓掌声,令我终生感激和难忘。我从小学起一直至今都热愛校友联谊活动。将来我仍将尽力支持校友会工作!”

猜成语抽奖卡拉OK,欢笑连连

现场的各位校友都踊跃参与了做动作猜成语的小游戏。校友们维妙维肖的表情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现场的笑声此起彼伏;猜中成语的校友们还能得到黄小蔓秘书长的私家百花蜜一罐。当然,最令人激动和兴奋莫过于电子轮盘抽奖环节;感谢两位会长和理事们赞助的丰富奖品,让大家满载而归。

A collage of two peopl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medium confidence

A person and person standing in front of a screen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澳洲好声音,万水千山总是情

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北京黄河合唱团的李平老师为我们演唱一首《我爱你,中国》助兴,深厚的歌唱功底让现场的校友们赞叹连连,掌声不断。多位校友也一展歌喉,为大家献上《万水千山总是情》、《你的名字,我的姓氏》等熟悉的歌曲。

怀念旧时光,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澳洲二中校友会希望能通过澳洲校友会的网站建设、更完善的会员服务和更丰富的校友会活动,成为澳洲各地二中人心中的“港湾”。校友们的互相依靠与支持、学识与经验的共享与传承,也将帮助澳洲的二中校友们更好地扬帆出海、落地生根。

节选自64届校友李润梅的“聚后感”

“大家感恩母校,回忆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长身体长文化长知识,更重温母校92年的光辉歷程。我们如今来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富饶美丽的澳大利亚生活。我们加入澳洲校友会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校友们要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邦助。他乡亦是故乡,让我们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线上职场讲座

2024年7月21日 0 comments admin

考虑到校友二代、三代以及在澳洲求学的留学生们在求职上的需求,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于7月13日举办了一场线上职场讲座。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二中84届的优秀校友——刘英佩师姐,她以多年丰富的职场经验和作为大公司面试官的切身体会,为大家分享了宝贵的求职技巧和策略。

讲座共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里刘英佩师姐她以自身的学习生涯和职业历程为例,展示了她在职业道路上的每一步重大决策,并分享了她作为面试官和职业导师的宝贵经验。第二板块里英佩师姐讲述了如何通过社交平台来建立和管理个人品牌,强调了个人品牌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至于第三版块,英佩师姐则为如何准备求职材料和如何应对面试提供了许多具体实用的建议。最后的板块为互动环节,参与者们纷踊提问,刘英佩师姐则耐心地解答大家的疑惑,无论是对于职业选择的困惑,还是履历书写技巧等具体问题,她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和个性化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刘英佩师姐的分享让他们受益匪浅,对未来的求职之路充满了信心。

总而言之,本次讲座从初始之期众人便踊跃报名,期间人数不断在增加,最后有多达60人参与,可谓是座无虚席。而在讲座期间,众人也非常积极响应配合互动,让本次讲座完美落幕。这次线上职场讲座不仅为有求职需求的校友二代、三代和留学生们提供了实用的求职指导,也进一步增强了校友之间的凝聚力,展示了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的强大力量。未来,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大家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非常欢迎校友们或者感兴趣的朋友们来继续来参与加入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就更好的我们。

最后在此放上本次讲座的录像链接,校友们可以反复观看视频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huDOxK3GL3POuBMMbYYyv4_TEqC5D3t/view?usp=drive_link

粽叶飘香花鸟啼,浓情端午共安康

2024年6月29日 0 comments admin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自春秋时期至今,虽经过上千年的移风易俗,庆端午吃粽子仍是中国人每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在6月9日,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悉尼分会组织各地校友于董国辉会长的学校共度这个蕴含深邃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

众人齐心协力庆端午

为了迎合端午节习俗,秘书长黄小蔓精心准备了端午香囊材料,各位校友或挣扎于重拾针线细活,或得意于大展一手不为人知的缝纫技术,做得不亦乐乎之余,最后的成品也让活动现场的端午气氛更为浓郁了。

感谢几位师兄出力布置气球辛苦啦

陈艺红师姐带来娇艳欲滴的鲜花为此次活动又增添上了生动气息,真是妙极了

年岁虽高却仍积极参与的可爱活泼的二中前辈们

端午食俗 

非常感谢很早便开始准备各式应节佳肴的校友及其家属们,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层出不穷,既有令人筷子大动赞不绝口的传统吃食,也有精致可口的西式糕点,从特色小吃、美味主食到香口甜点,中西方厨艺的融合碰撞,可谓是精彩无比。

校友们带上了自己各色各样的拿手好菜和大家一同分享,比如传统自制咸肉粽、回味无穷猪脚姜蛋、开胃香口卤水鸭翼、海鲜炒饭、樱花虾饼、马蹄糕、混酱猪肠粉、草莓椰香芝士蛋糕、开心果蛋糕、水果拼盘等等。

校友会特意为3到6月生日的校友们举行了温馨动人的庆生仪式,现场暖烘烘的气氛让众人间的情谊又加深了几分。此处还要特别感谢劳峻巍师姐带来的手工三味蛋糕卷,师姐还精心堆砌成一个生日蛋糕塔,将此次生日现场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为了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加之调动现场气氛,理事会还准备了美食大赛活动和相对应的丰富奖品。菜肴被分为三大类:小吃,主食以及糕点。校友们的美食在拿到现场后便已进行登记备注,投票期间每人给予三票投票权,大家在每一类别下投出自己的心头好。最终统计得出,小吃组由李润梅师姐的姜醋猪脚和蛋摘得头筹,苏影扬老师的海鲜炒饭摘得主食组桂冠,林秀琼师姐和劳峻巍师姐则共同摘得糕点组桂冠。另外,陈艺红师姐带来的香甜爽口的水果拼盘和美貌大花篮,理事会也额外送上小礼品表示感谢。

端午节之快乐问答

在品尝完端午美食后,为了保持大家的热情,理事会安排上了让众人活动脑筋的端午问答活动环节,一共准备了四个和端午节紧密相连的问题,让大家回味美食之余也共忆端午此节的由来意义和相关习俗。

大家在认真聆听陈保真师姐讲述关于端午节的传统由来,谈及历史渊源时师姐侃侃而谈,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让众人甘拜下风。

回答正确的四人还获得了让人惊喜连连的精美奖品。

在此之后还有令人振奋的抽奖活动,奖品分为一、二、三等奖,由董国辉会长开始抽取第一位幸运儿,后面则由抽中者来抽取下一个。现场众人或屏气凝神,或全神贯注,得中者相互打趣,现场和气融融。在此特别鸣谢董国辉会长提供的正山小种,庞京师姐提供的两瓶上佳红酒,以及那位不记名提供了许多精美活动奖品的二中校友,真心感谢校友们对此次聚会的大力支持!

端午风趣习俗大挑战

最后的活动环节里,校友会还贴心准备了趣味挑战—射五毒活动,以及人人有奖的套圈投环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从大人到小孩都踊跃参与,积极挑战,校友们都是心满意足地离开的。

义忠仁大家庭共度端午时光

感谢理事会成员们的通力合作,特别是黄小蔓和伍清愉两位秘书长对于端午节校友聚会流程和活动的准备和安排,以及校友会各位成员的积极参与,才得以让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

最后,在此引用蒋国昌师兄使用AI创作的诗词来纪念本次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的端午节聚会:

**水调歌头·端午校友聚**

龙舟竞逐日,校友聚如常。  

澳洲共庆端午,笑语满堂香。  

手握香粽盈粹,回忆旧时欢悦,情谊永绵长。  

岁月如流水,情义自芬芳。

昔年同窗影,今朝聚首暢。  

几度风霜共渡,今夕共举觞。  

华灯初上红翠,歌舞翩然欢洽,共忆那时光。  

莫忘母校情,梦里共徜徉。

全体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祝各位二中人:

端午安康,一切顺遂!

广州二中澳洲校友齐迎春活动

2024年3月2日 0 comments admin

广州二中澳洲校友齐迎春,天下龙情义忠仁

新春伊始,一年一度的春节盛会,是炎黄子孙从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带着诸多美好祝愿迈向新一年的开始。对于每一个华人而言,春节,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是与家人团圆相聚、迎喜接福的时刻,是欢欢喜喜地走街串巷拜访亲戚交换礼物的瞬间,也是与三五挚友笑谈人生游玩耍乐的刹那。2月18日,澳洲各地的二中校友们带着家人们欢聚一堂,共度这个对于中华儿女意义深远的传统佳节。

炎炎夏日,悉尼分会的校友们在风景绮丽的棕榈滩Palm Beach附近的营地进行野餐聚会,欢聚新春。

春节“食”够味

非常感谢一大早便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美味佳肴的校友及其家属们,各位大厨大显身手,各出神通,既有令人泛起无数回忆的传统节日美食,也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西方精美糕点,从零食水果到主食甜点,中西方厨艺的融洽碰撞,可谓是精彩至极。

秘书长黄小蔓作为坚守在美食前线的战斗人员,真的是辛苦啦!

还要感谢师兄们忍受酷暑为大家烤香喷喷的鸡翅、甜嫩可口的玉米和令人食指大动的萝卜糕

校友们带上了各色美食和自己的拿手好菜和大家一同分享——有凉拌蘑菇杂菜、香辣惹味的咖喱鱼蛋萝卜煲、传统必备炸蛋散、节瓜粉丝虾米煲、客家糯米饭、香滑秘制豆腐花、令人食指大动的菜干咸猪骨粥等等

理事会还为1、2月生日的校友们举行了简单温馨的庆生,现场大家一起唱生日颂,一起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感恩校友家属们准备的精致可人、入口即化的芒果布丁和水果忌廉蛋糕,将这次聚会推向一个高潮。

为了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加之调动现场气氛,理事会还准备了美食投票活动和奖金(50澳元大红包)。投票一共分为两轮,每人给予一票投票权,第一轮由大家投出最受欢迎美食(客家糯米饭),最终由陈保真师姐摘得桂冠,获得大红包一个。而第二轮则是投出当日最能体现春节特色的美食,最后则由黄小蔓夺得魁首。

龙腾虎跃之投圈圈

正逢天气晴朗,夏日盎然,校友会准备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和丰富实用的奖品(例如可爱的龙年小挂饰,狮球唛花生油,李锦记旧装蚝油,有机原蜂蜜等),让校友们愉悦身心之余,还有所收获。

笔走龙蛇之挥毫写春联

理事会还特意准备了可以描红的春联以及墨水毛笔,让各位校友得以过过手瘾,书写美好新春祝愿。

义忠仁大家庭步步高升

来到悉尼最北部的迷人海滩Palm Beach,怎能错过登顶灯塔,将海湾美景尽收眼底。在张红兵的带领下,几位校友和家属胜利登顶,代表校友会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悉尼、布里斯班和珀斯的校友们还约定的时间进行了连线互动,举行团拜,同步祝贺新春。

“十分感谢理事会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精心安排,这个春节过得很有年味 传统美食和欢声笑语让我们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觉得既温暖又热闹。希望二中澳洲校友会越办越好,人强马壮,蒸蒸日上”

—- 95届朱碧君的聚后感

“这次棕榈湾的新春活动,感到非常热闹又温馨。聚会加强了校友之间的精神纽带,更能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在异国他乡安居乐业!在此感谢校友会吴春玲和董国辉会长及理事们的慷概解囊和精心策划。更感谢负责接送我们前往的校友,让我们度过了快乐开心的一天!”

—-64届李润梅的聚后感

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在此祝愿各位:

在2024龙年里

大吉大利,四季平安

吉祥如意,五福齐全

事事顺心,心想事成

校友专访第五期之陈炼辉

2024年1月26日 0 comments admin

顶天立地,成就栋梁:陈炼辉的人生之路

广州第二中学的校训“顶天立地”一直激励着莘莘学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也是78届校友陈炼辉追逐梦想的座右铭。他的人生经历跨足广州到澳洲,从工程师到管理者,一路坚持不懈,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海风起,迎接人生转折

1973年,陈炼辉小学毕业,踏入广州第二中学,那时正值文革,工人教师进驻学校,学工学农,大家都无心学习课本知识。进入高一年级,突然传来高考恢复的消息,教师学生开始认真教学。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原鸿佳,他的讲学认真严谨、逻辑清晰,学生们都受益匪浅。在第一次年级摸底考试后,包括陈炼辉在内的十几位同学被老师选中,从郊区学农分校回市区本校,复习功课准备跳级参加77年高考。为了促进学术氛围,学校组织了高一年级(3个级组20多个班,大约600名学生)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陈炼辉获得了数学竞赛并列第一,物理竞赛第二名,以及化学竞赛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他谈及时尤为感恩于当年数学老师陈炽欣,物理老师杨永庆,化学老师杨维元,语文老师曹思斌,班主任卢峻老师以及校长张智能的悉心栽培。
1977年高考,陈炼辉以高分跻身到重点大学行列,然而,体检时的紧张却让他未能通过入学。庆幸的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在1978年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再次参加高考,成功进入湖南大学学习。在大学学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深造,于1985年获得了华南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成为了当时罕见的硕士高学历人才。

(二中高中毕业照)

踏上职场,展现才华

1985年硕士毕业后,陈炼辉进入了中英合资的华英南油通信公司工作。顾客是当时在南海开发油田的外国石油公司。从合资公司的英方经理和中方工程师学到了许多企业管理技巧和通信专业知识,甚至还获得英国大东电报局的奖学金。之后,他又去了大东电报局和香港电话公司潜心学习四个月,开阔国际视野之余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巧。因此,回公司后他顺利升职为部门主管–成为了公司的中坚力量。在合资公司的工作锤炼让陈炼辉拥有流利的英语口语,也进而让他参与了公司多个重要的技术引进项目。他被派与直接和外国公司人员讨论合同细节,主持合同谈判,据理力争,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远赴澳洲,勇攀科学高峰

1990年,陈炼辉怀着更大的抱负到澳洲继续深造,在墨尔本Monash大学攻读人工智能科学博士。这段求学时光非常艰苦,他通过做学术助教和在餐馆做服务员的方式支付学费,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一天在去餐馆的巴士上睡着了,车到终点站Williamstown, 被叫醒下车。一位慈祥的老人走过来说 ”young man, I know you are striving hard. Be faithful, you will succeed,God bless you” (年青人,我知道你在艰苦奋斗,要有信心, 你会成功的,上帝保佑你),让陈炼辉深深地感动,在异国他乡,受到陌生人的鼓励,让他充满了向前的勇气和力量。
读博期间,陈炼辉参加了澳洲研究生发明竞赛,取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名字上了全国性报纸The Australian澳洲人报,获得$3000奖励。因为这个好成绩,获得大学奖学金,足够支付三年学费。三年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作为优秀论文,三十年来它一直保存在澳洲国立图书馆。毕业前,导师Voumard教授给了陈炼辉受益终生的忠告:毕业进入社会,一定会遇到办公室政治。行为的准则就是以公司利益为重,尽量做好团队工作(teamwork)。

(博士毕业与导师合照)

职场华章,成就卓越

1993年,陈炼辉博士毕业后再次迈入职场,成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讲师和研究员。1995年,通过澳洲高技术人员移民类别818,他回到了澳洲,并于次年加入Optus–澳洲第二大电信公司。在Optus的工作期间,他不仅屡次升职,还成功领导多个重要团队,以他在业务和管理方面卓越的能力赢得了多项荣誉与奖励。

陈炼辉一直秉持着网络规划最优化的原则,致力于为澳洲人民提供高性价比的优质服务。他在一次昆省大水灾害中,亲自带领团队成员周末加班,重组网络,迅速为受灾地区人民恢复通信服务。这些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Optus公司的核心价值:最高的品行(highest integrity),个人的杰出(personal excellence),团队精神(teamwork),良好的顾客服务(good customer service),挑战者精神(challenging spirit)。前两点与广州第二中学的校训“顶天立地”也是非常契合。2011年,陈炼辉加盟澳洲全国宽带网公司,任宽带网建筑设计全国经理。这是最大的政府官办企业(央企),预算高达$550亿澳元,用于建设澳洲全国宽带网。因为工资福利待遇好,公司吸引汇集了全国各地精英,内部竞争激烈,办公室政治事件时有发生。牢记导师的忠告,陈炼辉始终将公司利益置于首位,以卓越的智慧化解矛盾,致力于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陈炼辉充分运用其网络规划技能,带领团队努力优化澳洲全国宽带网。初期的网络规划中,项目主任提出在机房安装整个网络全部设备,以减少管理复杂度。然而,陈炼辉和团队提出分期分批安装设备的方案,运用“just in time capacity provision”概念,巧妙提供网络容量,为纳税人节省了上千万澳元的开支。

(Team Building)

陈炼辉的团队在全公司员工参与度调查中取得最高分数,其领导能力得到全员认可,也证明了他不仅在专业领域展现出色,而且在领导和团队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成为了企业中的佼佼者。

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

陈炼辉一直秉持着“Enter to learn, depart to serve”的理念,他在三十多年在国内国外的生活中,不仅努力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基督教堂和社区服务。在面对汶川大地震和武汉疫情等灾难时,他与校友携手捐款,践行对社会的回馈。2021年退休后,他并没有停下对社会的贡献,而是更加乐于分享自己在职场的宝贵经验。通过博客,他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包括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注重培养和提升软技能等。这些建议对年轻人,特别是新移民的师弟师妹们有很多启发,也给华二代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欢迎大家访问他的博客空间(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80438/), 详细阅读这些充满智慧和经验的博文。

结束语

陈炼辉的人生旅程是一段充满奋斗与坚持的经历,不仅在专业领域展现了卓越才华,更在领导和团队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他的工作热忱、对团队的关爱以及对社会的回馈,彰显了他作为优秀校友的非凡品质。他的故事鼓舞着义忠仁同学,在不同人生阶段都应不断学习,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成就富有意义的人生。

 (2008年与家人欧洲游,摄于意大利威尼斯)
(2023年与太太游新西兰南岛 ,摄于皇后镇)

澳洲校友热情聚首,齐贺二中校庆与圣诞欢欣

2023年12月22日 0 comments admin

回顾2023,突破发展的一年

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年度会员大会,让校友更全面了解校友会的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其中最令人自豪的是在理事会通力合作下建成了校友会网站(https://gz2hsau.org),为澳洲校友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资讯平台,大大促进与校友会紧密联系和深厚的归属感。同时期待更多的澳洲校友能够认识并加入校友会,齐心建设一个温馨互助的大家庭,共同分享在澳洲的经验与成长,让义忠仁的情谊不断延续。

举杯共贺,母校93周年快乐

大会圆满结束后,就开始一场充满欢乐和兴奋的圣诞大餐!与校友们欢聚一堂,举起酒杯,共祝母校生日,欢笑声和祝福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感谢董国辉和吴春玲两位会长的慷慨捐赠,理事会购买了二中的帽子和精美书签,作为校庆礼物送给了所有到场的校友及家属。这铜制的二中书签,印有“顶天立地”四字,与二中正座上的校训遥相呼应。这一份“沉甸甸”的礼品,承载着母校对每一份二中学子的殷切期盼,也指引着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初心,陪伴我们继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走遍千里 真的爱你

今年校庆筹委会发起义启跑全球接力,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澳洲的珀斯、布里斯班和悉尼共有12位校友积极参与了接力。为了留念这一刻,校友会总会特意准备了精美的留念奖牌,由董国辉会长亲自从中国带回并颁发给到场的接力跑手,这个分量十足的奖牌让活动充满仪式感。

惊喜大奖不断 美酒歌声共醉

此外,董国辉会长还带来了一份惊喜礼物,特别为诗人校友丘伟芬准备了一幅由名书法家誊写的她本人创作的诗词《沁园春 – 记中大澳洲校友会四十周年庆》的书法作品,尤显珍贵与特别。

最令人期待的压轴活动当属圣诞礼物抽奖,感谢理事会和庞京同学的捐赠的丰富礼品,让大朋友小朋友都兴奋不已,纷纷拿到了心仪的礼物。69届刘海权校友就是幸运之一,他刚来澳洲不久,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校友会活动。同时二中人的情谊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让大家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A collage of a person and person posing for a pictur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collage of people posing for a photo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最后的卡拉OK环节,让校友们一展歌喉,尽兴而归。

昔日母校的温馨点滴,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总是能直达每一位校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澳洲的每一位校友都衷心地祝愿我们的母校广州市第二中学蓬勃发展,再创辉煌;在新年来临之际,也祝福世界各地的每一位二中校友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A group of people posing for a photo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group of people posing for a photo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三桌校友及家属大合照)

(83届美女同学的大合照)

节选64届校友李润梅的‘聚后感’

“在悉尼参加了校友会的欢聚,渡过愉快的夜晚,非常开心快乐。衷心感谢校友会会长和理事们的热情支持和精心安排,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海外游子带来温暖和快乐。你们辛苦了,谢谢!自己虽然已是奔八的老人,但与年轻的师弟妹们在一起,谈笑风生,嘻戏笑闹,彷佛又让我回到天真烂漫的二中求学时代,欢乐气氛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节选66届校友陈保真的‘聚后感’

“多谢各位会长及理事的组织、策划及辛勤的付出,给我们一个开心的平台,在异国他乡美丽的悉尼结识众多多才多艺的师兄姐弟妹,与你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年轻多了。我今年也七十有六了,从初一到高三,少年和青年时代,都在二中快乐无忧地度过,感恩母校给我知识财富和智慧、待人接物要善良热情真诚的教导使我受用一生…”

 校友专访第四期之唐杰

2023年12月21日 0 comments admin

勇气与变革:唐杰在澳洲的生活智慧

第一章:大学时光 – 法律梦与宿舍生活

广州,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其中就有我们的主人公,85届的唐杰,或者如他在澳洲被称呼的,Tom Tang。他的故事始于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教室,继而延伸到中山大学法律系的讲堂。

法律的呼唤

高二那年,他对文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值改革开放,中国急需法律人才,这激发了他对法律专业的热情。他的梦想不仅仅是成为一名法律专家,而是在国家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经过一番努力,他考入了中山大学法律系,这在当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成就。

宿舍里的小世界

在中山大学的宿舍里,唐杰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域背景的同学。十个人共享一个宿舍,他们来自山东、河南、广西等地。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为了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熔炉。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在这里无意被放大,他如何化解各种的矛盾和差异?

包容与交流

作为广州本地学生,唐杰体现出了独特的包容性。他乐于帮助那些在学业和生活中感到压力的同学,成为了宿舍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宿舍成了一个小社区,每个人都尊重并欣赏彼此的不同。

宿舍趣事:进口烟的小插曲

宿舍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趣事,特别是在一个由不同地域背景的年轻人组成的小集体中。在唐杰的宿舍里,有一件事情尤为突出,那就是关于烟草的小故事。

唐杰本人并不吸烟,但他的宿舍里住着几个重度烟民。由于经济上的拮据,这些烟民们通常只能吸一些便宜的烟。在这个小团体中,共享和互相尊重是不成文的规则。当有人分享烟时,拒绝接受往往会被视为一种不尊重。

某天,一个来自珠海的同学分享了他的进口烟。出于礼貌和对同学友谊的尊重,唐杰不经意间接受了这根烟。这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但没过多久,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一点。

这件小事在宿舍里引发了一番轻松的笑话和调侃。唐杰意识到,为了展现自己的理解和包容,他不得不偶尔参与这种小型的社交活动。虽然他并不喜欢吸烟,但为了维护宿舍的和谐与友谊,他偶尔会接受同学们的分享。

这件趣事不仅仅让宿舍的气氛更加轻松,也成为了唐杰与同学们之间友谊的一个小证明。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学会了如何在保持个人原则的同时,尊重和理解他人。

在中山大学度过的日子,对唐杰而言是一段难忘的时光。这里,他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章:迈向澳洲 – 初识异国风情

经历了中山大学充满挑战与友谊的大学生活后,唐杰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前往澳洲。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次文化和心灵的旅行。

离别的情绪与梦想的萌芽

离开广州,对唐杰而言,既是离别也是新生。他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依恋,踏上了前往澳洲的飞机。那一刻,他心中既有对未知的畏惧,也有对梦想的追求。这是一个年轻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的常见情绪——既期待又忐忑。

初到悉尼 – 未知的挑战

1987年,唐杰抵达悉尼。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吸引人。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使他感到迷茫和孤独。家中仅能支援他三个月的学费,1000澳币,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压力。最初几天,他得到了一位小学老师亲戚的临时收留。但这种安稳并不持久,一周后他就不得不另寻住处。在搬走的时候,亲戚并没有留给他任何有帮助的信息或指导,这对于一个初到异国他乡、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在街头的日子 – 挑战与希望

悉尼的街头,对于唐杰而言,既是挑战的开始,也是成长的舞台。他开始在这座繁华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无处可去的他,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焦虑。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完全放弃他。

一个广州朋友的温暖

在最困难的时刻,一个来自广州的好心人伸出了援手。唐杰遇到了这位同乡朋友,并被邀请与其他十几人共享一个房子。这个意外的邀请,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唐杰来说,犹如及时雨。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丝家的感觉,这成为了他在澳洲生活中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结识新朋友 – 社交的开始

在这个新的居住环境中,唐杰不仅找到了一个避风的港湾,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用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丰富了唐杰对世界的认识。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他开始逐渐适应澳洲的生活方式,学会了在异国他乡生存和发展。

第三章:悉尼生活启示录 – 适应与成长

唐杰在澳洲的初期生活是一系列挑战和适应的过程。他的故事在悉尼继续展开,每一步都充满了学习和成长。

从洗碗工到家具厂工人

在一家日本餐馆找到了洗碗的工作,这成为了他在澳洲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天从下午四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唐杰的生活被紧张的工作节奏所充满。晚上回到家时,已是午夜时分。尽管工作辛苦,但这份工作教会了他责任感和自立。

不久后,唐杰在一家家具厂找到了白天的工作。他开始白天在家具厂工作,晚上继续在餐馆洗碗。这种连续的工作让他的生活变得异常繁忙,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和耐力。

学习与适应 – 在挑战中成长

这段时间,唐杰不仅学会了如何在新环境中生存,还学到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他逐渐适应了澳洲的生活方式,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有效沟通。每一天,他都在挑战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价值观的转变

在悉尼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与不同阶层人士的交往,使唐杰开始反思并重新评估他的价值观。他开始理解,不论是洗碗工还是家具厂工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尊严。他学会了尊重每个人的工作,无论这份工作看起来多么普通或辛苦。

朝向更广阔的未来

尽管生活充满挑战,唐杰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仍然抽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知道,这些经历只是通往更宽广未来的阶梯。在悉尼的每一天,都在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澳洲价值观的影响 – 个人成长与家庭蜕变

在布里斯班开设清洁公司的过程中,唐杰深刻体会到了澳洲平等观念对他个人生活哲学的影响。这一章节将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示这些价值观如何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家庭。

布里斯班的新机遇

迁移到布里斯班后,唐杰决定创业,开设了一家清洁服务公司。这个决定不仅是职业上的跳跃,更是他对澳洲社会价值观的理解和接纳的体现。在这里,他开始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平等价值,无论是总经理还是清洁工,每个人的贡献都被平等对待。

校长的尊重 – 突破阶级观念

在他的清洁公司承包了Cannon Hill一所学校的清洁工作后,唐杰有了一次与校长的深入交流。校长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和感激,这让他深受触动。在中国,清洁工往往被视为低阶层职业,而在澳洲,他感受到了职业平等和尊重。这种体验让他的阶级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家庭生活中的价值观融合

唐杰不仅在职业上受到了影响,他还将这种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带入了家庭生活。对于他的孩子,唐杰强调每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们的职业或社会地位,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教育孩子,让他们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

子女教育中的体现

在教育孩子时,唐杰特别强调独立和自尊。他鼓励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尊重他人,无论他们做什么或来自哪里。他的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尊重他人,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家庭与工作的平衡

在经营自己的生意的同时,唐杰始终注意保持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他了解到,真正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职业成就上,更体现在家庭的幸福和和谐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为家庭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将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传递给了家庭成员。

第五章:社区的力量 – 参与与贡献

唐杰在澳洲的生活不仅限于个人和家庭的成长,他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参与。这一章节将探讨他在社区中的角色,以及他如何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影响周围的人。

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在布里斯班生活稳定后,唐杰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他认识到,作为一个移民,融入当地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他加入了Neighbourhood Watch组织,成为一名自愿的协调员。这不仅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澳洲文化,也使他能够为社区的安全和和谐做出贡献。

小事成就大爱

在社区中,唐杰通过日常的小行动展现了他的关怀和尊重。比如,他会帮助邻居推垃圾桶回家,或者在邻居外出时照看他们的房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为他赢得了邻居们的尊重和感激。

应对挑战 – 社区的支柱

有一次,社区的警报系统半夜响起,唐杰毫不犹豫地走出家门,帮助邻居查看情况。他的这种先付出,不计较的态度,使他在社区中的声望日益提升。他成为了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邻居们视为可信赖和尊敬的人。

社区活动中的角色

在各种社区活动中,唐杰总是积极参与。他组织社区聚会,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也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解决社区的问题。他的行动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对社会的更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杰在社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他的故事和行动激励了周围的人,展现了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通过参与和贡献来改变社区。他成为了一个积极的社会角色模型,展示了移民如何通过努力和参与在新家园中成功融入。

第六章:太平绅士的使命 – 社会服务与满足感

唐杰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个人成长和家庭融合,还是关于他如何成为社区的积极贡献者。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他作为一名太平绅士(JP,Justice of the Peace)的角色,以及这一身份如何为他带来深刻的满足感和社会认同。

成为太平绅士

在定居澳洲多年后,唐杰决定更深入地参与社会服务,他通过考试和培训成为了一名太平绅士。这个角色不仅是对他品格和能力的认可,也是他为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太平绅士,他负责见证文件,提供法律咨询,以及在社区中进行调解工作。

社区中的法律顾问

在社区中,唐杰经常被邻居和朋友寻求帮助,尤其是在需要法律文件见证和咨询时。他总是耐心地听取他们的需求,并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帮助。这些服务虽然小小,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意义重大。

志愿者的满足感

作为志愿者,唐杰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满足感。他觉得,能够为社区的和谐与福祉做出贡献是一种荣幸。这种满足感源自于他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深刻理解,以及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的能力。

社会认同感的增强

通过作为太平绅士的服务,唐杰不仅在社区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也增强了他作为澳洲公民的认同感。他意识到,不论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能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故事鼓励了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新移民,让他们看到通过努力和奉献,可以在新家园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社会服务的广泛影响

唐杰作为太平绅士的故事,在社区中传播开来,成为了一个启发性的案例。他展示了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和服务社区,不仅帮助他人,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他的行动强调了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如何能够通过小小的贡献影响大局。

第七章:教育理念 – 孩子的成长与成就

在唐杰的生活中,家庭和教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与太太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这一章节将探讨他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成就和所持有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的形成与实践

唐杰和他的太太一直以来在教育观念上保持一致。他们认为,每个家庭的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避免成为所谓的“虎爸虎妈”,相信过度的压迫会违背本地教育的价值观,并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参与和支持

唐杰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生活,他每次都出席家长会,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他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鼓励阅读与学习

唐杰鼓励孩子们每天至少阅读一个小时,他相信阅读是知识的基础,能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他不仅仅强调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家庭角色与责任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唐杰树立了平等的家庭态度。他常与孩子们讲道理,解释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无论是清晨2点在酒吧清洁,还是处理艰苦的工作——来树立榜样,教育孩子无论面对什么工作,都应该认真对待。

儿子的成就 – 骄傲的时刻

唐杰的教育理念在他儿子的成就中得到了体现。儿子不仅在大学毕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First Class Honor。这不仅是儿子个人的成就,也是唐杰和太太教育理念的胜利。他们通过理解、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实现了他们的潜能。

结尾:激励后辈 – 唐杰的智慧

经历了从初到澳洲的挑战到成为社区受人尊敬的太平绅士的旅程,唐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坚韧和变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们探讨他给后辈和其他校友留下的建议和鼓励,以及他的生活智慧如何启发未来的一代。

对后辈的建议

唐杰深知作为新移民面临的挑战。他强调,融入新社会是成功的关键。他建议后辈们接受并尊重澳洲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鼓励他们多做义工,与人为善,因为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快融入社会,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保持谦逊与友善

即使在面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时,唐杰认为保持谦逊和友善是至关重要的。他建议新移民主动与人交流,即使是通过基本的礼貌和肢体语言。他相信,这种开放和友好的态度是与新社会建立联系的重要一步。

对孩子的教育观

作为一位父亲,唐杰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孩子没有固定模式。他鼓励父母理解并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同时教育他们关于尊重、努力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经验的分享

唐杰的经历和智慧不仅是给他的家庭和朋友的宝贵遗产,也是给所有新移民和后辈的重要指南。他通过自己的故事展示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通过努力和正直,每个人都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取得成功。

激励一代人

唐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变革和适应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如何在新环境中建立自我和贡献社会的故事。他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激励了无数人,特别是那些面临挑战和变革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来自哪里,每个人都有能力影响世界。

校友专访第三期之刘英佩

2023年11月17日 0 comments admin

在舍与得中勇敢选择    在危与机中不断前进

中文的美,在于汉字结构中已经包含当中的涵义,在词语组成里竟能蕴含人生的哲理。“舍得”——有舍弃固然遗憾,但总在某时某处收获付出的所得;“危机”——眼前也许危机重重,但辟出一条新路,就是成功的机会。二中84届校友刘英佩的人生经历,正是这两个词语的现实演绎。

学生年代的坦途

出生成长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刘英佩,从小就是学习超棒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重点学校信手拈来,按需选择。由于家教一直很严格,刘英佩小小的内心滋生起对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小学毕业时,由于家在二中附近,家长都要求她考取二中,但她想离家去寄宿的华师附中,结果和家长谈判后选择了离家有点远但不寄宿的执信中学;后来因为天天要挤公交,上了一个学期娇娇女的她,还是转学到了二中。

高三考大学,英佩再一次希望自己能离家独立,她想报考复旦大学,但家长却希望她留在广州读中山大学,对于报考哪所大学再次出现分歧,与此同时,家人更希望已经得到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的她,可以到海外深造与长见识,但当时国内资讯闭塞英佩完全不知道斯坦福的厉害,只知道是爷爷和表哥们上过的大学。想到去了美国后,又要被同样家教严格的大表哥看管着,于是很轻率拒绝了一个让自己后来非常后悔的大好机会。

经过了全家谈判商量了两周后,终于以深圳大学为最后决定。此时的英佩已经开始展望即将到来的山高皇帝远,家长鞭长莫及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了。

在深圳大学就读经济管理的英佩的确如鱼得水,和好友、小伙伴一起学习与生活,一边在学分制的环境下自由自主学习,一边勤工俭学,每个学期不仅靠优秀成绩拿到奖学金,同时也靠自己的劳动赚取酬劳,过上完全自供自足的写意生活。

即将在深圳大学毕业的英佩不仅在学业和生活中都收获满满,同样在爱情里也有了两情相悦的对象,但家长不赞成这段恋情,为免在国内再次和家人“八年抗战” ,两人决定大学毕业后就“私奔”到澳洲留学。男朋友先到墨尔本打前站,叮嘱英佩要在空余时间学习一些手艺,以方便在刚到澳洲的时候,可以养活自己。于是,在前往澳洲前的两个月里,她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学习办公室前台的打字,还一边去纺织厂学习织布,憧憬着到了澳洲后的生活也能像在刚到深圳时那样顺利。

初到澳洲的迷茫

然而,英佩回忆起当年,笑称自己对这片土地了解太少,又“太过理想化,自视过高,没有受过社会毒打”。在到达墨尔本后,首先就觉得奇怪,书上说的这里到处都是的袋鼠和树熊都在哪里呢?再接着就是面对生活的残酷了:9个留学生挤在Elwood一个两房一厅的公寓里,由于人数太多,所以带有门的客厅都被间隔成一个房间,床单铺在地上就是自己的床位,带来的行李只能放在枕头边上,条件非常的艰苦,是真正的“洋插队”。当时的留学生每周只能打工20小时,为了省钱下来交房租交水电煤费和交学费,她经常一个星期只吃一条长面包,力求控制每周生活费不超过20澳币。

在前往澳洲前,英佩本打算在读书深造之余,凭着大学毕业生的资格去写字楼勤工俭学,当个前台接接电话打打字,但是到了澳洲才发现,由于英语水平有限,这样的职位根本无法找到,甚至连在唐人街2澳元一小时的洗碗工,留学生们都要一轮竞争才能得到。

由于她在出国前已经提前学习了织布这一技之长,所以她的第一份兼职是在织布厂做补布;后来还做过钟点清洁工,也派过传单,她以为派400份产品打折广告传单就能赚20澳元应该不难,结果当她自己背着沉重的背囊走在富人区Brighton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房子和花园都很大,隔着五六十米才有一户人家,大部分邮箱还贴着不准派塞宣传单,她在风吹日晒雨淋里足足走了4天才派完这400份广告单,20澳元一点都不容易赚。

生活的艰难曾经一度让英佩感到非常迷茫和后悔,因为当年在深圳大学毕业后,其实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也可以投入刚刚兴起的股票市场,轻松赚一笔根本不是难事,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她只有要咬紧牙关走下去。

有舍亦有得

出国前,刘英佩申请的是墨尔本MONASH大学的MBA课程。在MBA正式开始前,刘英佩要到维多利亚高等教育中心办理学历认证,结果就在这个地方,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很偶然地看到一条信息:Morrabbin TAFE可以提供补助金学习电子工程,一年只需要1000澳元的学费,对比起MBA 6500的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这实在是减轻太多,再加上,英佩在中国考大学时最心仪专业本就是工程,只是因为近千度近视的她无法通过体检选择工程课程。于是在经济压力和实现理想的双重推动下,英佩决定放弃MBA而转去TAFE读电子工程,下定决心的她马上参加考试,并且以满分考入。

在TAFE顺利毕业后,英佩因为成绩优秀得到2位系主任地大力推荐,考进了澳洲电讯研究所(即今日的TELSTRA),开始了两年的技工学徒生涯。作为当时在研究所里的唯一女性技工,又是亚洲人,当年有些白人同事还是有些歧视的,英佩一开始也是战战兢兢地,努力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也能干男人的活,操起电钻钻墙打洞拉线、调试仪器做实验、自己设计集成电路、电焊线路板等等考验动手能力的工作,她都能渐渐上手,由于听话聪明又细心,研究所的领导们都很满意。英佩回忆当年,觉得自己相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顺利了。在研究所,每个人都在各自近10平方米的办公室或实验室埋头研究澳洲未来5-10年的通讯技术,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人际交往,只要能及时完成研究项目就行,语言的短板在工作中就不太明显了。除此以外,研究所鼓励支持并报销学费让她在工作之余,到MONASH大学继续深造电子工程,每年她都能以全系第一获得额外的奖学金。所以她一直觉得这份工作像是量身定制那样符合她的性格和特长。

曾经因为生活艰难而萌生后悔念头的英佩,在澳洲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后回头再看,已经不再有后悔的念头了,因为如果留在深圳、广州,或许可以赚更多钱,但是没法转读工程专业,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她性格也不喜欢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会是一个硬伤。现在一切都刚刚好。

有危就有机

然而,世上的路又怎会一直平坦顺畅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研究所新技术的推动报批落实速度滞慢,让研究所在新技术呈几何级数涌现的时代逐渐跟不上步伐,最后Telstra在2006年1月关闭了这个有82年历史的研究所。

要在人才市场找工,在研究所工作了15年的英佩才突然发现自己研究的视频会议电话太超前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技术在市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何去何从彷徨不知。所幸研究所给面临离职的员工安排了12个小时的一对一应聘辅导,教会他们“把自己的所长与招聘公司所需的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在一起”,告诫他们像大海撒网般地把简历发出去,是最无效的求职方法。教导他们应该把自己的简历当成原始数据的模版,然后对照每一份招聘启事,修改自己的简历,力求和雇主用共同的语言,发出的求职申请要有75%的面试通知,才叫一份成功的简历;面试后,再有75%的录用通知才算是一次成功的面试。

若不是有这一次的工作危机,未必能遇到如此专业的应聘指导。人,总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其实并不然。英佩也在一再修改简历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解剖,才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自己最大的卖点并不是15年的技术研究,而是各种在工作中学习和巩固的个人技能,比如沟通技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无论在哪个公司哪个职位都需要的特长。在重新修正了自己的卖点后,机会也悄悄降临。2006年2月,在面试后,有好几家公司都发来了聘用通知,其中包括了澳洲人熟悉的互联网企业REA(Realestate.com.au买房卖房租房网络平台)。

在REA的面试中,她遇到的考核刚好是她在研究所自学的编程语言,于是她迅速地解决了问题,令面试官刮目相看,并且破例地同时进行本应下一步的复试。她觉得这家公司应该对自己是很满意的,而且当时REA刚上市不久有潜力,于是英佩最终选择了自己在研究所解散后的新公司:REA。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电子工程转去做IT,一般人以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不同的,专业性需要更强,而且IT技术更新太快了,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增值。就在英佩去REA上班的第三天下午快到下班的时候,经理突然过来说,有个产品出现了BUG,需要马上修复。刘英佩当时脑袋一轰,一个BUG涉及300多个文件,每个近1000多行,不知道从何入手去修。学霸总能在最紧张的时候想出办法,英佩迅速查询代码的关键字,在30分钟内搞定补丁,解决问题,产品马上出街。“回想以前在研究所做了15年才有产品可以出炉,现在半小时就可以直接出现在互联网了!”

英佩觉得新工作让她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自己与这家公司共同成长了17年半,从2006年所在的IT部门只有22个人,自己是第11个被招进去的程序员,到现在IT部门已经超过七百人,变身成为完全不一样的公司了。刚加入REA时,每个程序员对着两台电脑埋头苦干极少交流,到现在公司更注重团队合作一体化。

随着在公司的年资渐长,总有上司建议已是资深员工的英佩去做一个团队领头人,但是她总认为自己是技术型选手,不善于人事,一再拒绝了多次;直到看着自己带出来的新人也一个个开始带领团队,她突然想通了,人与事总不能隔绝的,公司如此大,自己应该有担当地尝试,同时可以把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得到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在学习带领团队的过程中,英佩觉得自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学习,做技术和管人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直接、好坏对错比较清晰,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领队不能凭各自的性格思维喜好迥异来简单地评判他人。做一个领队其实是很孤单的,因为大多数时候队员们都等着你的决策。作为领队首先要建立团队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上司和外人对你的团队的印象和看法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头人的带队能力;其次就是建立团队的凝聚力和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让大家都能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更舒服更自信地工作。当手下的人犯错了,领队要保护队员,自己主动背上责任,让自己成为一个避风港让队员有信心地去尝新、犯错,为他们开拓成长的空间。当队员成长了,团队才会进步。

(这是英佩在调离www.realcommerical.com.au团队时,大家送给她的礼物,一件写着“You can’t spell Commercial without Carol”,可见大家对她工作的肯定)

当一名领队人的精神压力,一度让英佩寝食难安,直接影响到她的正职工作,所幸她的大团队上司站出来支持帮助她,也用自身的经历将经验传授。拨开云雾后,刘英佩回头顿悟到,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反而让自己学习成长得更快,当你遇到问题时不要偏执,不要光是看到困难和不愉快的一面,一条路走不下去就要暂停,换路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不同的员工特点来安排他们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让每个人都有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样团队才容易产生凝聚力。就这样,她把一个个新人带进了公司,又在团队中照顾引导着一批批员工成长,已经成为了公司中交口称赞的杰出员工和优秀领队。

(这是英佩带领一个新团队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零开始搭建spacely.com.au网站,拓展REA公司的业务范围)

回望在澳洲土地上奋斗的三十多年,英佩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就是——独立和自我成长。人总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路上总有起伏,人生的选择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与对错,就如不同的路径能够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所以不必和别人对比来给自己加压。每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去犯错、跌倒, 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心态,把每次导致失败的拦路石看成是踏脚石,这样才容易在在不如意的时候冷静地找出办法,改变现状。试试把下面的图片倒过来看,你会发现在不如意的时候冷静地找出办法,是可以改变现状的。

英佩最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帮助鼓励到一些新移民或者来留学的校友,她还透露,他们公司每年都会招聘毕业生,有机会还可以内部推荐小师弟小师妹;不仅如此,如果有女性想改变职场计划转做IT,还可以参加专门为女性提供的跳板计划,刘英佩表示,她带过的队伍中,有各行各业的转业者,包括药剂师,银行,会计,公关销售等等,里面有好几个还是从中国来的,英佩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女性们在男性主导的IT行业里转行成功。

“希望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不被打击倒退(bounce back),反而逆流而上(bounce forward)!”有如徐小凤的经典名曲《顺流逆流》中唱到的,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先可拥有,只相信是靠双手找到我欲求,每一串泪水换每一个成就,从来得失我睇透!

校友专访第二期之李伟恒

2023年10月10日 0 comments admin

李伟恒 Robert ‐‐‐从蛊惑仔到牧师

李伟恒 Robert,是 84 届的校友,他的人生经历比常人多了不少坎坷甚至有些要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紧张的情节,曲折的命运,未曾想象到的结局,都真实地发生在他身上,让人不禁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李伟恒的祖籍在广东从化,父亲是铁路南站的装卸工,母亲在五金家具厂工作,家里有七个姐姐。

(出国前与父母的合照)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李伟恒肩负着父母的期望,而他也很争气,小学升中的时候,恰好遇上需要通过考试选拔才能进入重点中学的第一年,他成功考入了广州二中,开启了中学生活。

(二中初中合照,前排右三)

在二中的三年里,李伟恒最难以忘怀的是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的欢乐时光。虽然当时的二中没有标准的足球场,他们充分利用两个篮球场来踢球,挥洒汗水,享受运动。李伟恒印象最深的老师,正是体育科杜其寿老师(绰号‘杜鲁⻔’),“因为杜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二中留给他的深刻印象就是校⻛非常好,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很少有早恋现象。

初中毕业后,尽管有机会考入二中高中,但是李伟恒却选择了报考电子职中,因为他希望早点找到工作,帮助减轻家庭负担。在职中的三年里,他仍然经常回到二中踢足球,仿佛从未真正离开过母校。

在职中毕业时,命运依然给了他偏爱——恰逢广州海关第一次对外招生,李伟恒顺利成功地考入这个令人羡慕的部⻔。

(85 年海关干部学院毕业照片)

然而,当他想要进一步深造,报考上海海关学院时,李伟恒发现没有家庭背景的人几乎不可能被推荐,这让他意识到将来很难再有晋升机会。上帝关上了⻔,也在某处打开一扇窗,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广源(清泉街小学及二中的同学)向他提及当时正流行的澳洲留学⻛潮,激发了他的憧憬。

李伟恒拿着家里艰难借来的几千元澳币,于 1988 年来到了澳洲,落脚后,他先到墨尔本住在他朋友的姑姑家,然后就开始积极找工作。在他起早摸黑地努力工作了半年后,李伟恒还清所欠的债务,然后再启程前往悉尼的语言学校报到。

在悉尼的他,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工作和生活不那么的顺利——有一次在酒吧应聘时,当经理发现他的英语不行时,李伟恒机智地说:“你认识 Bruce Lee(李小⻰)吗?Robert 是他弟弟,我就是 Robert。” 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兴趣,让他表演一套拳术。身高 1 米 78 的李伟恒耍得有模有样,成功获得了侍应职位。为了生计,李伟恒除了晚上在酒吧工作,白天还在中央火⻋站附近摆摊卖热狗,不时遇到一些无赖不付钱而打架,被打得鼻⻘脸肿。为了保护自己,他逐渐结识了一些黑社会的兄弟,并在地下赌场里工作,然而,这也让他的命运之路悄悄出现了偏差。

(1988 年在中央火⻋站卖热狗)

李伟恒熬了一段时日,终于在 1989 年获得了移⺠大赦政策下的澳洲公⺠身份,但是没想到的是,从那时起,他却突然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找不到继续前行的方向和意义。在那段茫然的时光里,李伟恒渐渐沉迷于赌博,将辛苦赚来的钱输得精光,同时也欠下巨额赌债。为了赚快钱偿还赌债,他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竟然开始涉足贩毒,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却又难以自拔。直到 2000 年,悉尼为迎接奥运会进行了黑社会清剿行动。在一次运毒过程中,李伟恒被 8 辆警⻋包围,面临着丧命的危险,恐惧和各种念头涌上心头,直到⻋被撞翻。被警方抓捕后,他被判刑十年,六年不得保释,并在离悉尼 210 公里的 Bathurst 监狱服刑。

(在监狱里与信徒的合照)

在狱中的最初时光里,李伟恒感到极度沮丧和无助,看不到任何出路,他继续赌博,试图麻醉自己。然而,有一次,他惊奇地发现一个狱友戒了赌瘾,主动询问原因时,狱友告诉他,自己信仰了耶稣,感到非常快乐,不再沉溺于赌博。

这激起了李伟恒的好奇心,因为他的内心也很想戒赌,于是他申请加入了教会。当他第一次从监狱里经过重重铁⻔终于走向小教堂时,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的味道,当听到圣歌《奇异恩典》时,他不知道为何原因,泪如泉涌。

之后,当地的华人教会信徒常常前来探望他,让李伟恒在与外界隔绝的监狱中感到温暖。慢慢醒悟过来的李伟恒认识到曾经是海关缉私执法者的自己,却走上了犯罪道路,是多么的不应该,于是他在一次悔改中跪地向耶稣认罪。李伟恒回忆,“当听到主的声音宽恕他时,自己的心灵瞬间得到释放,体验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喜乐”。

(2019 年与好友⻩广源在阿德雷德相聚)

在狱中的岁月里,李伟恒的好友⻩广源和其他朋友不时在周末从悉尼开⻋两百多公里来探望他,给予了他许多鼓励和支持。2004 年,李伟恒在狱中接受了洗礼,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基督徒,命运从此发生了大转变。

2006 年,李伟恒获得假释后,凭借他在狱中学到的焊接技术,在工厂做焊工,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四处传扬耶稣的爱,身边的朋友看到他为人善良,又乐于助人,就热心为他介绍女朋友,因此认识了也是基督徒的 Maggie,两人交往三年后幸福地走入婚姻殿堂。

(2009 年在教堂举行婚礼)

婚后不久,Maggie 怀孕了。当夫妇俩充满喜悦地准备迎接新生命时,却在产前检查中得知宝宝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这一打击让李伟恒再次感到彷徨。

2011 年,他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全职投身神学学习,立志成为一名传道人,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信仰,能够拯救他们的女儿。

在李伟恒进行神学第一学期考试的前一天,他的女儿念恩Grace被主接走回天家(离世),李伟恒深信这正是⻅证了女儿是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把父亲引进神学院读书,并陪伴着读书学习了整整三个月。

李伟恒感恩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学学位的攻读中,逐渐提高了他的英语水平。他于 2019 年获取硕士学位,并成为浸信会按立牧师 。

自从成为传道人后,李伟恒变得非常积极、乐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他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和影响身边的人,包括家人和朋友。他的父母也看到了儿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于是他们也都成为基督徒,离世后葬在广州基督教坟场。

李伟恒希望自己的信仰和转变能影响和帮助更多人,他不但在澳洲传道,他还多次到广州,深圳和东莞戒毒中心讲道,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海关执法人,到澳洲的艰辛拼搏却误入歧途,再到最低谷时敢于打开心⻔,接受帮助,认罪悔改,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道路。他的真实故事鼓舞着许多人从生活的困境中获得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朝着目标前进。

(在深圳福音戒毒中心讲道)

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的李伟恒,同样希望给广州二中的校友,尤其是刚来澳洲的学弟学妹们一些肺腑之言,要明确目标,不忘初衷,同时学会真正享受拥有的一切并心存感恩。一转眼四十载已⻜逝,李伟恒依然感恩母校对他的培养之恩,难忘在二中球场上的快乐⻘葱岁月,更珍惜那份真挚的同窗友情,即使身在澳洲,这份友情如故,彼此互相扶持与鼓励,情谊愈发珍贵。在年底时间,李伟恒只要有机会,就会回国参加校庆,还会上场加入校际足球友谊赛等活动,表达他对广州二中和義忠仁同学的深厚感情。

(校庆中与刘碧露校⻓合照)

(相识 30 多年的二中老球友合照)

(1991 年四位二中好友在悉尼的合照)

(2019 年‐ 28 年后四位好友在阿德雷德合照)

通过李伟恒校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从人生低谷重新崛起的勇气和坚韧,以及通过信仰和不懈努力,如何找到真正的自由和意义。他的经历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信仰、坚持和决心,都能够迎难而上,开创崭新的人生道路。

(与球友的合照,右二是李伟恒与 Maggie 夫妇)

“月”来“月”好,乐享中秋

2023年10月2日 0 comments admin
You need to add a widget, row, or prebuilt layout before you’ll see anything here. 🙂

广州二中澳洲校友会中秋聚会

中秋,不但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与亲人的牵挂;也饱含着大家对国泰民安与岁月静好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祝愿。与此同时,中秋佳节也凝聚着共同的华夏精神,促进着不同年代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9月24日,澳洲各地的二中校友们带着家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这个对于中华民族意义深远的传统佳节。

美食无国界

这次悉尼分会在户外公园的中秋聚会实现了澳洲本土饮食文化BBQ与国内烤串的完美结合。感谢流着汗忍受油烟为各位制作美味烤串的校友与校友家属们。

A group of men standing around a barbequ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许多校友们也带上了粤式美味或自己的拿手好菜与大家一起分享—-皮蛋瘦肉粥、红白萝卜咸酸、蔬菜沙拉、酱油鸡、古早味蛋糕、红豆沙糖水、茶叶蛋和艾饼等等。

千里共婵娟

位于悉尼、布里斯班和珀斯的校友们在事先约定好的时间段里进行了连线互动,共庆佳节。身处同一片蓝天下,各位校友互相送上温暖的问候与祝福。

江山代有人才出

这次的活动不但见到了许多一直以来非常支持校友会活动的二中校友们,也出现了许多的“二二代”与“二三代”的新面孔。看到这份同为“义忠仁”的校友情义与情怀于异国他乡落地发芽,在一代一代间传承下去,一种打心底的自豪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黄小蔓校友的儿子Taron为各位校友献上了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演奏的《彩云追月》和《月亮代表我的心》两首经典名曲。

A person playing a flut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张嘉欣校友用尤克里里伴奏,和最新加入校友会的15届伍清愉小师妹一起弹唱Beyond的《真的爱你》。熟悉的旋律让各位校友都忍不住跟着和唱。“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不知道各位校友哼唱这段歌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的妈妈、大家的母校二中亦或是我们的祖国母亲呢?

吴春玲会长的女儿Kristina为大家准备了气氛热烈和青春洋溢的K-pop表演《Feel special by twice》。在场的校友们无一不跟着节奏一起摇摆,仿佛集体年轻了10-20年。

传统文化 代代相传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于汉代被普及–汉代文献《周礼》中“中秋”一词成为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中秋节自古便有吃月饼、看花灯等民俗。为了校友们的下一代在澳大利亚也能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理事会提前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项目——

猜灯谜

“十五的月亮—猜一个四字成语”、“半个月亮——猜一字”等灯谜和充满节日气氛的中秋灯笼一起悬挂在场地两侧,等待各位二中校友揭开谜底和领取丰富的奖品。

A group of people standing on grass with banners from a lin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飞花令

到场参加活动的悉尼校友们分为两组,轮流说出带有“月”字的诗词来比赛应节。感谢被校友们尊称为“诗人”的Wendy校友为比赛担任裁判。

投壶

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助兴游戏,盛行于战国及唐朝。这次的中秋聚会的游园活动里也完美复刻了投壶这一项传统活动的精髓–

A group of people standing around a table with food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灯笼制作

理事会提前在国内采购了精致的中秋灯笼,让到场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有机会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灯笼。

A collage of a child making a dream catch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冰皮月饼制作

场地里最受老中青三代欢迎的项目当属由黄小蔓校友负责的冰皮月饼档了,提前精心准备的芝麻馅、红豆馅、绿色冰皮和粉红色冰皮颜值味道俱佳,让我们看看现场的照片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A group of people outsid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A child holding a flow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游园兑奖

丰富的游园活动伴随着丰富诱人的应节奖品–蜂蜜、中秋灯笼、月饼及美酒等,祝愿我们的校友阖家甜蜜幸福。

天涯共此时

月光所致,家国同辉。广州二中澳洲校友理事会谨代表所有澳洲校友们祝愿世界各地的校友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平安喜乐!

校友专访第一期之陈艺红

2023年8月20日 0 comments admin

陈艺红Kitty —— 翻越梦想之桥,移民澳洲三十载

87届的校友陈艺红Kitty,在澳洲扎根的三十余年,就是她追寻梦想,传播美好的数十载。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动人故事,感受她的坚持与热情。

(著名导演Ben Lawrence采访陈艺红时拍摄的照片)

陈艺红来自一个二中校友世家。她的祖籍是广东梅县,由于当地早年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陈艺红的爷爷远赴南洋谋生,在印尼成家立业,辛勤努力地经营一家唐人小超市,养育了十一个孩子,陈艺红的父亲陈炽昌(56届)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子。

(陈艺红与父母一同参加校友活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爷爷的鼓励下,父亲于1951年带着弟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陈炽昌在几位退役老红军的叔叔和姑姑的帮助和指引下,被教育局安排到广州市二中开始了求学生涯。

陈艺红的母亲林赛霞(57届)祖籍广东新会,外婆家在广州开制衣厂,外公在广州越秀区开设民办学校。经过考核后,母亲如愿地入读了广州市二中。父亲在学校积极参与文艺活动,钢琴演奏、合唱指挥样样精通。母亲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大师兄早已印象深刻,而且她的大姐和父亲还是同班同学,于是,在大姐的撮合下,陈炽昌和林赛霞喜结连理。

(陈艺红父母年轻时的合照)

陈艺红的父母的身世和经历直接影响了她入读广州市二中,以及之后出国留学的决定。对于十几岁的她来说,出国留洋充满了神秘和向往。在强烈的自我挑战欲望的驱使下,以及有父母的大力支持,陈艺红决定远赴澳洲求学。

勇闯异国他乡

1988年12月26日,陈艺红满怀抱负和期待来到悉尼。当天正好是圣诞节公众假期,所有商店和餐厅都不营业,饥肠辘辘的她,还发现学校把他们的住宿安排在距离市中心三十多公里的偏僻郊区——Liverpool。陈艺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7-11便利店买到食物,度过了她在澳洲的难忘的第一天。

尽管身处陌生环境,然而陈艺红并没有畏缩和害怕。初来澳洲的她身上只有不到一百澳元,迫切需要找到工作来支付日常的生活费用,同时还想在距离市中心更近的地方租住,以方便上学和打工。

凭借在国内学到的一些技能,陈艺红很快就谋得了在发廊剪发和中文学校教书两份兼职。在工作过程中,她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与当地人交流起来已是顺畅有余,原来,在二中就读期间,老师们经常努力鼓励学生们与来访学校的外国宾客用外语交流,提升了二中学子们的口语能力以及交流沟通的胆量,这让陈艺红感到受益颇深,也让她更快地适应了在澳洲的生活。

后来,她还找到了一份在豪华戏院(当时是华人重要的娱乐场所之一)卖电影票和零食的工作。观众通常会购买一些饮料和零食来看电影,柜台前经常要排很长的队伍。而陈艺红在不借用任何计算器的情况下,超快速心算的收款技巧令她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得心应手。因为这比起在二中接受的数学训练,实在是简单太多了!同时,她出色的工作表现也为她带来一段美好的姻缘。

在初步稳定下来后,意想不到的幸运事情发生了,陈艺红来到澳洲读书才四个月,遇到了澳洲的移民大赦政策,她意料之外地顺利获得了澳洲护照,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新的篇章。

创业的苦与乐

可能是受到家族影响,陈艺红一直以来都很想自己做生意,又因为她丈夫的家族是做水果买卖的,所以夫妻俩决定在Redfern开一家水果店,因为这个区离市中心的唐人街不远,租金也不贵,生意步上轨道后,他们又在旁边开了一家花艺店。

陈艺红和丈夫两人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去进货,一直忙碌到晚上八九点,三十多年来,勤勤恳恳,埋头苦干,逐渐还收购了几家相邻的商铺,在Redfern商业街上成为颇有影响力的华人代表,甚至被知名的摄影师和导演Ben Lawrence采访,并登载在悉尼晨锋报上。

陈艺红在Redfern区完成自己商业梦想的同时,也见证了这个老区的飞速发展。以前这个区的治安不好,居民素质较低,但近年来政府拨款重点建设,使其焕然一新。她说:“以前住在Redfern的孩子们都拼了命地挣钱,只为了尽快离开这个区域,而现在情况完全相反,他们必须努力赚钱才能搬来Redfern居住。”“以前的顾客总是想要打折,用$10买$20的商品!而现在大部分的客户素质和心态都非常好,服务结束后会多次感谢,还大方给小费。”

市政要员还曾经多次邀请陈艺红带领他们到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商业考察,亲身的经历和陈艺红的讲解介绍让澳洲人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陈艺红对自己能够促进中澳商业发展,尤其是让澳洲本地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从心底而发地倍感自豪。

事业有成,回馈社会

陈艺红多年的奋斗让她在澳洲不仅稳稳地扎了根,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在生活中对人大方热诚,左邻右里以及客户都成为了她的老朋友,彼此互相扶持和帮助。与此同时,陈艺红还非常热心公益活动,尽自己的绵薄力量但无比用心去回报社会,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又是在圣诞节期间,三十多年前的陈艺红在便利店度过,来到了2018年圣诞前夕,她做了一件让许多悉尼人印象深刻的事情。陈艺红与CHEFIN这家餐厅的高级大厨合作,在悉尼市中心的马丁广场上,为超过300位流浪者免费提供了一顿美餐。

几十张装饰精美的桌子,摆放着她们花艺店捐赠并精心设计的高级插花,餐桌上还准备有各种丰盛的美食,宛如一场奢华的圣诞盛宴。而这次精心筹备许久的活动,对象不是社会名流,也不是富裕人士,而是平时食不果腹的流浪者,希望能在这个特别的节日,让他们吃一顿久违的饱餐,感受到来自圣诞老人的爱与奇迹。在这短暂的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尽管生活充满许多艰难与心酸,但总有人没有忘记他们。让这个圣诞节的温暖与幸福,和美好的回忆,在充满坎坷的道路中鼓励他们继续勇敢前行。

这暖心的一幕,深深感动了经过现场的路人,纷纷拍照留念,把这份爱继续传播出去。时隔五年后,提起这场圣诞节日餐,许多曾经在当天路过的人们都还印象深刻,当陈艺红回想起这次爱心活动,也仍记忆犹新,她的笑容也如盛开的花朵,温暖热烈又灿烂。

疫情时代的逆境与改变

陈艺红似乎有着无穷的精力,事事用心亲力亲为的她生意一直蒸蒸日上。然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她的生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创。她被迫迅速改变经营方式,将大部分店铺出租,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网上销售上。她完善了花艺店的网站(www.solarwindflorist.com.au),并在Facebook,Instagram、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这些努力和转型让她的生意在商业萧条的大环境中找到新的出路,成功地度过了经济寒冬。

陈艺红直言疫情改变了世界,让每个人都放慢了脚步,也让她重新思考人生,改变了世界观。以前因为生意繁忙,她忽视了许多身边的人和事。直到最近一两年,她才开始关注这些。

她说有一次与家人聊天时,才真正理解了天安门城楼上的两句标语,特别是第二句“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让她深受震撼,佩服领导人的伟大胸襟,明白了为什么建国初期那么多海外人士义无反顾地回国参加建设。

经过半辈子的辛勤努力,陈艺红现在终于可以过上半退休的生活。许多业务都交给了她的两个儿子,她自己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热爱的花艺店经营。她负责筹备了许多价值十几万的婚礼设计和布置,客户也对她非常信任,任由她发挥,等待着惊喜,这让她非常感恩。

花艺店自开业以来,吸引了许多设计师,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前来光顾。陈艺红说,其实花艺和美术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是相通的,很强调设计感和色彩搭配。而从小就喜欢弹琴和跳舞的她拥有许多创意和灵感,也吸引了许多客户专门把婚礼中重要的新娘花球交给她设计订做。

在未来的日子里,陈艺红计划要去世界各地开阔自己的视野,还会继续寻觅商机。她语重心长地说:“移民来到澳洲,让我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而尽管我们走出了国门,开阔了眼界,但无论在哪里定居,都不要忘记回首望向祖国,展望中国的未来,这也是我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

结束语

陈艺红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和励志,她的多才多艺让她在不同领域中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商业还是艺术方面,她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她的坚持,努力和爱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追逐梦想,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超越自我。让我们在海外的义忠仁怀揣着对祖国的眷恋,在追梦的路上不断前行。